在中医看来,高血压绝非单纯的血压数值升高,其根源多与「痰瘀内阻,肝阳上亢」相关。
今天分享两味配伍精妙的药材 ——钩藤与泽泻,一平肝息风,一化痰泄浊,堪称调理血压的「黄金搭档」。
《素问・至真要大论》有言:「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」,高血压常见的头晕目眩、头胀头痛,本质是肝阳上冲;
而「痰浊内生,阻滞脉络」,则如同河道淤泥堆积,使气血运行受阻,加重血管压力。
钩藤与泽泻的配伍,恰能直击这两大病机。
钩藤专入肝经,性凉质轻,善于平肝息风、清降肝火,就像给上冲的肝气按下「刹车键」,迅速缓解头晕头胀;
泽泻甘淡渗利,功在利水渗湿、导浊下行,可将体内痰湿从小便排出,如同疏通堵塞的河道,减轻血管负担。
二者一凉一利,一清一降,既平肝阳,又化痰浊,标本兼治。
临床应用时,常以钩藤配伍泽泻,根据具体证型灵活加减:
肝火旺盛:加夏枯草、菊花清肝泻火;
痰湿较重:配茯苓、白术健脾化湿;
肝肾阴虚:合枸杞子、女贞子滋养肝肾。
曾接诊一位 52 岁的高血压患者,血压长期波动在 160/100mmHg 左右,常感头晕如坐舟车,头胀痛难忍,舌苔黄腻,脉弦滑。
辨证为「肝阳上亢兼痰浊中阻」,以钩藤、泽泻为主,配伍天麻、石决明平肝,陈皮、半夏化痰。
服药 2 周后,头晕明显减轻;持续调理 3 个月,血压稳定在 135/85mmHg,舌苔转为薄白,脉象和缓。
需要注意的是,钩藤不宜久煎,后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降压功效;泽泻利水之力较强,肾虚滑精、无湿热者慎用。
此外,高血压调理需医患配合,除用药外,保持心情舒畅、饮食清淡、适度运动同样关键。
中医调血压,调的是全身气血的平衡。钩藤与泽泻这对「稳压组合」,看似简单,却暗含「平肝以降逆,祛湿以通络」的智慧。
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